前陣子,台灣上映一部國片─練習曲,是有關騎單車環繞台灣的故事,其中有一句話,讓我特別深刻,騎單車的男主角對著小學的主任說:「有些事,現在不做,以後就不會做了」。趁著有衝勁的時候,大膽地去做點瘋狂的事,在自己的生命裡留下特別的回憶。

        來自阿根廷的兩名青年,一個是生化家,自稱為「流浪的科學家」,一個是醫學生,還未完成學業,懷著雄心壯志,單憑著一台破摩托車環繞南美洲,地域之廣大,光想就覺得很厲害。雖然在路上遇到許多狀況,甚至想放棄,但他們靠著一股信念,樂天浪漫的個性,繼續他們的旅程,有點荒唐,但也讓原本狹隘的視野變寬廣

      「這不是英雄事績,只是兩個平行生命的短暫交會」。很顯然地,導演並不是要刻意將格瓦拉英雄化,只是單純地表達出曾經有兩個人懷著熱忱、信念,只靠一台破舊的摩托車,完成在南美洲的旅行。「旅行」,在現代人的眼中,通常意指著休閒、玩樂,娛樂性質高。相反地,在格瓦拉的眼中,旅行是冒險的,刺激的且有可能喪失性命。

      導演在劇中將格瓦拉的個性描寫得很鮮明,以及剛踏上旅程跟旅行的結尾,格瓦拉心境上的變化。剛開始踏上旅程的格瓦拉,還會眷戀著愛情,花錢買一隻純種的牧羊犬,想要贏得戀人的芳心,就算是在旅途中沒有錢吃飯或是生重病,也不願意將女友托予的錢花掉。在那時候,女朋友在他心裡的份量是很重的。等到格瓦拉到過原住民的部落,遇見沒有家的礦場工人,或是身染重病的秘魯人,他開始省思,對於南美洲這塊土地,它可以怎麼做,在遇到沒有家的礦場工人時,甚至將女友給的錢,無條件給了他們,因為這趟旅程,他所看到的,經歷過的改變了他的想法,才會成就日後的他,不管他做的對或錯,最起碼他的出發點是好的。

      在個性方面的著墨,導演不用過多的語言去描述,只是用劇情帶過。他不介意跟身染重病的人握手,甚至與他們同樂,一起踢足球,毫無忌諱,用同理心去對待身重病的人。同時他也是個很衝動的人,也很熱情,不顧一切跳進亞馬遜河裡,遊到對岸,不顧自己是個氣喘患者,只因為他想與對岸的患者分享他的生日、他的快樂,縱使他的做法有點愚蠢,But  Why  not?每年的生日只有一次,錯過了就是過了,意義是不一樣的。

      在片尾的部份,導演故意用靜止的人去呈現像照片的感覺,就像是過去拍的黑白照片,用這種手法去營造過去真的有這些人這些事,等到片尾,字幕開始顯示格瓦拉之後所發生的事情,我才恍然大悟,卻也有點嘆息,很短暫的一生,卻也做了許多平常沒做過的事,他的生命很豐富也很精彩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o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